知识分享

刷脸才能进小区,人脸识别风险几多

2020-11-04 11:35:32 admin

当下,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嵌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财务行为、工作场所监督、安全防控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从2015年到2019年,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的专利申请数量从1000件飙升到3000件,其中四分之三在中国。Marketsand Markets咨询公司研究预计,到2024年,全球面部识别市场规模达70亿美元。

而在人脸识别的迅猛发展的另一端是人脸识别频发争议的民意滔滔。

距离“人脸识别第一案”已经过去将近一年。郭兵是野生动物世界的年卡会员,2019年10月,他收到短信通知:“园区年卡系统已升级为人脸识别入园,原指纹识别已取消,即日起,未注册人脸识别的用户将无法正常入园。”

郭兵认为,面部信息系个人敏感信息,野生动物世界单方面违法修改服务条款,要求退还年卡费用。在协商无果后,郭兵一纸诉状将野生动物世界诉至法院。而这绝非孤例。从北京地铁刷脸安检到监测记录学生课堂动态,在过去一年人脸识别频频引发争议。

陈根:小区采集人脸,引发争议风险几多

此外,当前,人脸识别被越来越多的作为门禁,其强制推行的方式触碰了信息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工人日报10月1日消息,近日,居住在北京市昌平区某小区的赵明(化名)出差一趟回来后,发现原先无门禁的小区加装了人脸识别门禁。同时,同小区的人表示,对于刷脸才能进小区,小区管理人员只是在门口贴了一纸通知,并没有提前征求大家意见,也没有挨家挨户告知。

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小区门禁采用人脸识别是否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物业有权强制采集居民个人信息吗?收集到的个人生物信息是否得到了妥善保护?

显然,社区或小区是人们生活中最长时间居住、最多私人活动的场所和空间,在门禁系统中强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更是增加了隐私泄露的发生可能性。

但事实上,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采集的主体仍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存在极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和隐私安全问题。而对人体生物信息采集的规定仍主要零星体现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并没有专门的立法规范。

在此背景下,10月1日,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实施。《规范》要求,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这也成为政府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

此外,在考虑人脸识别技术时,我们不仅应该辩论什么是合法的,还应该辩论什么是道德的。当下,人脸识别已经给社会治理带来严峻的挑战,包括其在应用时涉及到重要的个人信息,和直接影响到数字人权的实现,都提示我们应真正找到人脸识别的正当性边界并且审慎适用。

这也提示我们,既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科技的进步,使其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要慎重地面对其可能给现代社会带来的新风险。既不能让技术自身不受任何限制地发展,也不能让应用该技术的产业“野蛮生长”。